日前,“中国报告文学创作基地”落户汕尾,这是广东省首个且唯一的“报告文学创作基地”,也是国内第二家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授予的“创作基地”。这将进一步助力汕尾文艺高质量发展,擦亮文艺金名片。
汕尾荣获“中国报告文学创作基地”新名片。
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徐剑,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梁鸿鹰,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副会长李青松、李春雷、纪红建、陈启文,原副会长杨黎光,副秘书长张子影,人民日报大地副刊主编张健,人民日报海外版高级编辑杨鸥,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李玉梅等文学作家莅临汕尾,开展为期一周的采风创作活动,致力于打造汕尾题材的报告文学精品力作,讲好汕尾故事。
中国报告文学专家团到汕尾开展采风创作活动。
在专家们的眼中,汕尾到底是怎么样的存在?“中国报告文学创作基地”在汕尾揭牌又意味着什么?让我们来听听他们的声音。
徐剑:中国报告文学创作基地落户汕尾,是中国报告文学的荣幸,也是广大作家的荣幸
“海陆丰这块土地诞生了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彭湃的革命事迹给我留下了深深的记忆,也深刻影响了我的军旅生涯和文学创作生涯。”徐剑表示,通过这几天的采访,专家团已经深深感受到这里人杰地灵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中国报告文学创作基地”在汕尾揭牌,是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的荣幸,也是广大作家的荣幸。作家们在海陆丰地区开展采风创作,一定能感受、挖掘出强大的人文力量。
在这里,大家将更近距离地接触、理解、书写红色文化、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的多元交融、相映生辉。中国报告文学作家们将以更多的精力、更好的才华,创造出更多精品力作,更生动描写汕尾的历史文化、革命老区的大好河山、中国发展的伟大成就,报答这片土地和人民。
红宫红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张培忠:汕尾人杰地灵,既有英雄气,又有烟火气
“汕尾人杰地灵,既有英雄气,又有烟火气。从革命历史题材、乡村振兴题材到传统文化题材、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题材,汕尾都具备独特的优势,为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滋养和宝贵的资源。”张培忠表示,中国报告文学创作基地在汕尾创建,既是对这片红色热土、改革沃土的一种高度肯定,也是对挖掘报告文学富矿、打造精品力作的一种郑重承诺,可谓相得益彰,正当其时。
广东省作家协会也将全力以赴做好服务工作,全力支持汕尾市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好基地、多出精品、多出人才,以报告文学“华章日新”的执着追求拓展新时代文学“姹紫嫣红”的繁盛境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汕尾是“广东省小提琴之乡”,图为《马思聪--思乡曲》雕塑作品。
李青松:汕尾的“蓝”是自然的“蓝”,“青”是碧绿的“青”
“汕尾的‘蓝’是自然的‘蓝’,‘青’是碧绿的‘青’,这里的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等并不是支离破碎的,而是完整的,富有自然气息的。”李青松表示,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在汕尾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中国青梅之乡”陆河的果酒、油柑种植产业基地、“中国蚝乡”晨洲村等生态建设成果也让他十分难忘。
山林绿植建设、沿海防护林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各个层面的生态建设成果,更多是要体现在人的身上。在采风过程中,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陆河田墩村油柑种植户的温情故事,以及汕尾渔港渔民坚持采用原始捕捞方式的举动,这种生态保护的意识特别让他感动,这是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情怀与态度,他也会结合到报告文学创作当中,展现汕尾的人文生态魅力。
汕尾海洋资源丰富,拥有长达455公里的海岸线。
李春雷:汕尾的故事需要让世界知道
“汕尾的故事需要让世界知道,而文学是一种最好的宣传方式之一,我们要让世界走进汕尾,让汕尾走向世界。”李春雷说道。
“汕尾地区文化是相对独立的,也是完备的,在全国范围内是相当具有特色的。”李春雷表示,汕尾地区的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地域特色,无论是从生态文明、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等各个方面,汕尾都充分发挥地方优势,让资源变成资产。曾经人们口中的“天上雷公,地上海陆丰”现在看来是一种创新要强、不甘落后的精神,这种状态是真实且生动的,也是汕尾人民富有活力与生命力的体现与象征。
汕尾是“广东省渔歌之乡”,图为汕尾渔歌表演。
张子影:汕尾是文学创作的宝贵资源库
“汕尾拥有丰富的历史和多元的人文文化,是文学创作的宝贵资源库。”张子影表示,在采风过程中她对晨洲村印象特别深刻,她特别感慨“中国蚝乡”的富足发展,这是一种天然的馈赠,同时也离不开村民的努力。此外,汕尾人杰地灵,既有“农民运动大王”彭湃的红色血脉,又有“人生自古谁无死”文天祥的英勇不屈,还有“核潜艇之父”黄旭华的科研精神、“战地文学开拓者”丘东平的爱国情怀、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的艺术造诣……
张子影表示,汕尾是一个令人唏嘘的地方,而这种“唏嘘”在现在看来更多是一种力量,一种属于革命老区的沉淀,体现在汕尾人民所付出的努力奋斗,以及对于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当中。这种扑面而来的人文状态,是富足生活下表现出的安详的状态,是人民群众生活的真实写照,是特别打动人的。
彭湃烈士像。
打造优势文艺品牌,助推文化强市建设
汕尾是全国第一个苏维埃政权诞生地、全国十三块革命根据地之一。红宫红场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周恩来渡海处纪念碑、红二师师部旧址、红四师师部旧址、四十九团团部旧址等革命遗迹述说着海陆丰那段轰轰烈烈的革命历史,8个省级红色示范村在汕尾焕发新时代幸福农村光彩。
汕尾拥有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三个稀有剧种。图为正字戏。
作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汕尾拥有正字戏、白字戏、西秦戏三个稀有剧种,汕尾渔歌、陆丰皮影戏、汕尾滚地金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文化遗址不胜枚举,文化资源灿若星辰,为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优秀作品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选择。
陆丰皮影戏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外,汕尾也是“中国散文诗之乡”“广东省戏剧之乡”“广东省渔歌之乡”和“广东省小提琴之乡”,为报告文学创作提供丰富的社会文化题材,尤其是“百千万工程”、绿美汕尾生态建设等重大现实题材创作资源,进一步拓展报告文学的创作领域。
“博美飘色”被列为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汕尾的故事需要被发现,也值得被传颂。各位报告文学作家将带着他们兼顾深度与温度的精品力作,让汕尾故事传遍全国,走向世界。
【采写】南方+见习记者 陈保良